股票炒股配资开户 NEWS
你的位置:成都证券股票配资_股票配资开户流程_股票炒股配资开户 > 股票炒股配资开户 > 怎样融资买股票 年均增速8%,江门海洋经济如何“破局”图强?
怎样融资买股票 年均增速8%,江门海洋经济如何“破局”图强?
发布日期:2024-10-06 22:30    点击次数:69

怎样融资买股票 年均增速8%,江门海洋经济如何“破局”图强?

乐普医疗融资融券信息显示,融资方面,当日融资买入1833.29万元,融资偿还1710.56万元,融资净买入122.73万元。融券方面,融券卖出6.26万股,融券偿还12.85万股,融券余量118.64万股,融券余额1575.59万元。融资融券余额8.98亿元。近5日融资融券数据一览见下表:

“深中通道及黄茅海跨海通道的开通,将打破地域区位短板,由东往西,为江门沿海经济带的建设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项目、人才、资金及无限机遇。”五邑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原院长、江门市海洋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肖健华说。

作为持续监测与评估江门市海洋经济运行状况的专家学者,肖健华观察到,近年来,江门海洋经济总量呈加速增长之势,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据初步估算,2023年江门市海洋生产总值约为669亿元,同比增速达10.78%,GDP占比约达16.64%,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26.11%。2020年以来,江门全市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超8%。”他提供了一组数据。

依海而生,中国侨都江门有着530多万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曾是连接世界的重要门户和通道。迈进再造一个“海上新广东”的新时代,江门把目光投向广袤海域,坚持“陆海统筹、三产融合”,持续推进江海联动、陆岛联动开发,统筹发展临海先进制造业、海洋渔业与水产品加工业、海洋旅游业等重点产业,谋划打造沿海经济带,加快新旧动能转换,释放新的增长势能,力求在海洋经济的广阔天地中要发展、寻机遇、谱新章。

从2020年起谋划“向海而兴”破题,到如今取得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超8%的成绩,江门何以乘势而上,又如何破局图强,背后有着什么样的发展逻辑与支撑力?

突破点

海工装备制造产业同比增长82%

7月10日,在2024年江门市庆祝“中国航海日”暨航运持续发展论坛活动上,广东省船舶工业协会秘书长陈建榕披露一组数据:2023年江门造船业造船完工量57.4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8.78%;2024年上半年,这一数据更是达到48.6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01.95%,工业总产值34.66亿元,同比增长42.81%。

自1954年江门造船厂建成后,江门成为广东省仅次于广州的第二大造船“重镇”。拥有悠久造船历史、深厚工业基础的它,在提前谋划布局下,遇到船舶与海工装备行业的复苏新周期,迸发出强劲增长动能。

一段时间以来,江门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领域捷报频传:2023年8月,经CCS船级社认证全球最大(船长164米、宽65米,甲板面积达10660平方米)宽扁浅吃水型半潜驳船——“四航永兴”号在新会完工交付,实现了海工重器由“江门造”向“世界级”的跨越;2024年1月,由新会民华船艇承建的中国首台超100千瓦的气动式海浪能发电装置“华清号”成功下水,标志着我国清洁能源开发领域取得又一重大突破;3月,江门首座现代化养殖平台“台山1号”在新会银洲湖畔下水,标志着江门现代化海洋牧场迈上新的台阶……

江门首座现代化养殖平台“台山1号”在银洲湖畔下水,标志着江门现代化海洋牧场迈上新的台阶。

江门首座现代化养殖平台“台山1号”在银洲湖畔下水,标志着江门现代化海洋牧场迈上新的台阶。

抓住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的机遇,江门正以大力发展海工装备、海洋船舶制造等临海工业为突破点,推动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集群化、高端化发展。现今,东部沿海一带逐步形成了以银洲湖为核心区的集群化发展格局,拥有海工装备产业规上企业18家,包括南洋船舶、航通船业、海星游艇、威立雅等龙头企业,涵盖中游的船舶制造、海工装备制造以及下游的船舶拆解回收、修船等领域。

银洲湖畔,桥吊林立、巨轮云集,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工人们忙碌在船舶建造的“电光石火”之间,冲刺在交付完工的生产一线。江门市南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朱继雷告诉南方+记者,今年预计要交付22艘船,总值40亿元。在国际市场上,南洋船舶以“小灵便”现代节能型散货船而闻名,享有“南洋型”的赞誉,市占率全球第一。

银洲湖畔,逐步形成了以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为核心的集群化发展格局,拥有规上企业18家。

银洲湖畔,逐步形成了以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为核心的集群化发展格局,拥有规上企业18家。

另一厢,中交四航局江门航通船业有限公司也驶进了发展“快车道”,订单排期已排到了2027年。除了上述的“四航永兴”号,侧重于建造特种船舶的江门航通还承建生产了国内第一艘深层水泥搅拌船、国内首套潜水无人切割机、深中通道8万吨智能台车和智能混凝土浇筑系统等一系列海工重器。

海工装备制造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主战场”,逐步成为江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江门市工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江门已成为广东省中小船舶修造基地,目前正在新会银洲湖区域、台山广海湾区域谋划1.5万亩全省最大的海工装备产业园,重点发展高技术船舶及游艇、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等海工装备产业;同时借力“大桥经济”机遇,加强与广深合作,主动融入珠三角的海工装备产业发展体系,争取在无人船艇、深海渔业装备等领域实现突破。

江门航通制造中心经理王超期待着海工装备产业园的规划落地实施,“在珠三角城市群中,江门发展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的优势在于沿海可开发用地广阔,要想脱颖而出,唯有尽快建设好产业园区作为平台,才有机会招引规模更大的国内龙头企业进驻,引领更多上下游企业向江门集聚,形成产业群的规模效应”。

生产线

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链闭环发展

以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产业为支点,江门撬起了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链。

在江门航通今年的造船订单中,重点项目之一便是为珠海的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打造一艘155米的深远海养殖工船。“从广义上来看,海洋牧场综合体平台也属于特种船舶的一种,其建造原理相似、技术门槛不高,是能够互通共用的。”王超告诉南方+记者,“从传统船舶制造拓展到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江门有底气、也有实力。”

作为海洋大市,江门坐拥4800多平方公里海域面积和全省1/10的大陆海岸线,港口优良、航运便利、渔业资源丰富,海洋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依托良好的海工装备制造产业基础,江门发挥国资担当,成立海洋集团,布局种苗培育、深海养殖、精深加工、装备制造、融租服务、海上风电“六位一体”现代化海洋牧场全产业链。

目前,江门现有162个重力式深水网箱先后“扎根”蓝海。 台山市宣供图

目前,江门现有162个重力式深水网箱先后“扎根”蓝海。 台山市宣供图

随着“台山1号”下水、162个重力式深水网箱先后“扎根”蓝海,江门耕海牧渔迈上了新台阶。在江门“全域型”海洋牧场建设规划蓝图中,横向从银洲湖畔到镇海湾,谋划陆基海洋牧场配套产业带,包括海工装备产业园、水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广东(江门)渔港经济区;纵向朝川岛延伸,打造近浅海、深远海两大海洋牧场产业带。

眼下,位于广海渔港附近的现代化渔获物集散交易中心建设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待9月建成投用后,它将成为广东省内单体规模最大的,集水产品交易、餐饮、特产街(海味干货)、海上安全指挥中心等功能于一体的集散中心,并作为广海渔港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江门市海洋牧场的渔获物上岸销售提供有力支撑,打造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协同发展的产业集聚平台。

岸海联动,美丽渔港建设拓展蓝色经济发展新空间。《江门渔港经济区建设规划(2021—2030年)》提出,以崖门、广海、川岛、横山和大广海湾陆地岸线以及川岛镇、北陡镇、深井镇、横陂镇为节点,构建以渔港为龙头、渔业为基础的现代海洋渔业产业经济发展带,集渔船避风补给、渔业生产、渔货交易、冷链物流、精深加工、清洁能源、休闲观光、旅游服务、乡镇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为一体,着力推进“陆海接力,岸海联动”产业集群。

岸海联动,江门规划建设美丽渔港,拓展蓝色经济发展新空间。图为沙堤渔港。

岸海联动,江门规划建设美丽渔港,拓展蓝色经济发展新空间。图为沙堤渔港。

陆海接力,水产品精深加工业成就新的经济增长点。沿线布局的粤港澳大湾区(江门)农产品交易流通中心、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和广东省农产品加工示范园斗山园区、广海园区也将成为江门建设省级现代化海洋牧场精深加工园区的有力抓手。

从深海到内陆,从海上养殖基地建设,到渔港建设、渔获交易、精深加工、冷链物流、预制菜产品开发,江门现代化海洋渔业产业链已然建成闭环式链条。

新局面

海洋经济迎来“双通道”东风

交通是江门向海发展的关键“动脉”。随着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双通道”的到来,江门与黄金内湾距离骤然拉近,发展重心也将由内陆逐步过渡至银湖湾滨海新区、广海湾经济开发区等沿海经济带,“点”“线”在此汇聚,经略深蓝的发展优势被放大。

在肖健华看来,借“大桥”东风,江门发展海洋文化旅游正当其时,“深中通道入向西延伸,进入江门的第一站便是南边的沿海经济带,路网畅通,可为江门成熟的岸岛旅游服务业带来源源不断的客流量,江门须进一步整合海岛、滨海、温泉、田园以及海丝文化、农耕文化、侨乡文化,强化滨海旅游顶层设计,增强旅游吸引力”。

由深入江,路通、桥通,客似云来,新会区崖门镇已经做好万全准备——以温泉为媒,打造“文、康、旅、研、游”综合特色新景区,创建温泉康养小镇;以渔港为媒,推动滨海旅游和休闲渔业蓬勃发展,同步大力建设渔港经济区,推动崖门渔港创建国家3A级景区。到海边散步、体验渔家风情、坐游艇出海垂钓已经成为众多崖门游客的必选“攻略”。

迎接八方来客,新会崖门镇以温泉为媒,打造“文、康、旅、研、游”综合特色新景区。 崖门镇供图

迎接八方来客,新会崖门镇以温泉为媒,打造“文、康、旅、研、游”综合特色新景区。 崖门镇供图

江门海域空间广阔,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滨海旅游发展兼具先天优势与地域特色,并形成“碉楼、温泉、海岛、生态、美食”五大旅游资源和品牌。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江门市滨海旅游增长迅速,2023年的海洋旅游业增加值为156.63亿元,同比增速20.51%,其中海岛游接待游客62.34万人次,同比增长97.99%。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前海分院副院长、可持续发展与海洋经济研究所所长胡振宇认为,江门面临着珠江口东西新连通的机遇,融湾入海,应依托制造基础、发挥侨乡特色、突出文化底蕴、用好空间优势,通过联合招商推介、携手港澳资源、加强品牌建设等,为江门建设先进装备制造基地、高水平开放合作新高地、宜居宜业宜游的高质量发展区域,不断注入新的动能和活力。

江门市自然资源局有关负责人告诉南方+记者,以规划为引领,陆海统筹海洋产业布局,这些年先后开展了江门市海岸带产业布局研究、江门市海岸带保护开发利用规划研究、江门市海岸带生态系统调查评估等系列专题调查研究,推动构建“一带两区两轴”海洋经济空间发展新格局,实现轴带联通,增强与我省“一核一带一区”战略发展的链接功能;同步构建“三山两江一海湾”的国土生态保护空间格局,划定海洋生态保护红线,有序开发海洋资源、有为推进海洋生态修复,追求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海洋经济发展并行共赢,实现陆海统筹、山海联动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江门构建“三山两江一海湾”的国土生态保护空间格局,有序开发海洋资源、有为推进海洋生态修复。

江门构建“三山两江一海湾”的国土生态保护空间格局,有序开发海洋资源、有为推进海洋生态修复。

强化要素保障,为海洋经济发展增“底气”。江门市自然资源局积极发挥参谋作用,建议市政府在全省首创设立了自然资源统筹管理委员会及海洋管理专责小组,先后承接海域使用权立体分层设权、养殖用海海域使用权市场化出让等多项省级改革试点,优化提升用地、用海审批效率,建立项目库和清单,强化海洋经济重大项目的用地、用海保障。2020年以来,全市已取得合法用海手续的用海项目共293宗,用海总面积15260公顷。如今,江门沿海一带已划定城镇开发边界137平方公里,为渔港建设、文旅发展、水产加工等海洋经济产业项目提供有力支撑。

眼下,位于银湖湾滨海新区的深江经济合作区,规划的三大园区、超3万亩产业用地正虚位以待。未来,这里同时链接深圳和港澳资源,将有机会承接更多大湾区产业转移项目,崛起为宜居宜业宜游的滨海之城,成为江门向海图强的强力“引擎”。

【采写】南方+记者 黄烨倩 通讯员 周玉红

【摄影】南方+记者 杨兴乐(除署名外)怎样融资买股票